2)第87章 重新定义道_大夏状元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义,除非留之先生觉得你能讲清楚,那就当我是无知。”

  不仅如此,他还反将了一军。

  阮留之一时语塞。

  这事若是能讲清楚,诸糅真人又哪会拿此来刁难郑浪之?

  无奈之下,他只能出声道:“以郑公子的意思,若是由你来定义道,你就能讲清楚?”

  “拭目以待。”

  郑经回得自信满满。

  阮留之一愣,又无奈地回道:“那郑公子请便。”

  他做好了随时出声质疑反驳的准备。

  “所谓道,准确的定义,应该是天下万物发展和运转的规律,就如日从东边升西边落,水往低处流,人会生老病死,苹果成熟后会往地下掉等。

  “这种道,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和改变,所以可以称之为天道,或自然之道。”

  郑经就这么开始了。

  换做是在后世,他根本就用不着讲这么具体,可是在这个年代,他不仅得讲具体,还得附带上一些通俗易懂的例子。

  阮留之:“……”

  好想反驳!

  但这一说法,实在是太符合道家的道法自然了,实在是没法反驳。

  “但光是这一定义,还无法完整地解释前人所谓的道,因此这一定义还得继续延伸。”

  郑经也没给他反驳的机会,又继续开口了。

  “道的延伸定义,可以定义为人应遵循的规则,如仁孝礼义信,这种规则是由人来设定的,所以称之为人道。”

  阮留之:“……”

  还是很想反驳!

  但这似乎是儒家之道,还是没法反驳。

  “天之道,是客观规律,是难以更改和逆转的,人之道,是主观规则,由人定,随时都可以改变,所以圣人有圣人之道,俗人有俗人之道,儒家有儒道,道家有道道,佛家有佛道,墨家有墨道,道道各不相同。”

  郑经又补充道。

  最后又来了一句:“这就是我对道的定义。

  阮留之:“……”

  这就完了?

  天之道,客观,难以更改和逆转。

  人之道,主观,定的人不同,道便不同。

  好像很清晰的样子!

  他不得不承认,道这一概念,经郑浪之如此一重新定义,似乎确实要容易理解很多,让他一时无从反驳。

  只能质疑。

  他立即就出声道:“那照郑公子的意思,你所定义的道,便可解释这世间所有的道?”

  “留之先生可以试试。”

  郑经自信满满。

  说是要质疑,可阮留之却思索了片刻,因为他还没想好从哪一点开始质疑。

  天之道,是客观规律,是不可逆转的,这一点他也认可,因此想过之后,他决定先从道的各种概念入手。

  “何以解释道路之道?”

  “走的人多了,便成了道,顺着前人走过的道,可以让你抵达正确的地方,少走弯路。”

  “何以解释道理的道?”

  “前人所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并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按道理行事,不容易引起公愤。”

  “何以解释圣人之道?”

  “圣人所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圣人之所以被尊为圣人,是因为他所总结出来的道理,别大多数人所认可和接受。”

  “何谓歪门邪道?”

  “某人所遵循的行事规则,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便被视为歪门邪道。”

  ……

  一连问了无数问,阮留之发现,郑浪之不仅答得毫不迟疑,还天衣无缝,让他无从反驳。

  甚至于连《道德经》里那多达七十多个道字,他都提了出来问,但郑浪之却依这一新的定义,一一来解答,还解答得让他无可挑剔。

  为什么会这样?

  难不成这才是关于道的真正准确定义?

  他只不过是将道这一概念重新定义了一下,分为了天之道和人之道而已,甚至都还算不上是重新定义,只是做了一下准确的描述,以及精准的划分。

  他还发现,这么一定义,这么一划分,郑浪之之前所提出的说法,儒和道本是一家,正反的两面,并非完全对立,而是互补,似乎也是成立的。

  为啥这么说?

  因为道家重道法自然,也就是天之道,而儒家重人,也就是人之道,这么一来……

  天人合一!

  这也不正是道家所追求的吗?

  为什么这样?

  此人真是有毒,在给大家道心种魔啊!

  阮留之一下又懵了。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