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107章 二气临身 相同策略_万法无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心有灵犀,并未留力,剑光脱手即消,以为“观法”之用。

  剑光的尖刃处,触及在一起。

  这一碰撞,猛地绽放出一个拳头大小的蓝色光球。这是两道剑光浑融一体的意象;但这一“合”还不是终结,这蓝色光球朝着归无咎方向荡漾了尺许,这才消散。

  归无咎双眉一挑。

  是自己落在了下风。

  同时神意奔涌,虑及始终,飞速思索造成这一结果的缘由。

  轩辕怀双手环抱,也无追击之意。

  不数息,归无咎隐然明悟。

  灵形境的“极限”,确实是真正的“极限”。别说是本土天玄上真,就算是元婴境、近道境、道境的归无咎和轩辕怀本人,返回过去和灵形境中的轩辕怀、又或者是掌握了履尘三剑合一之法的归无咎自己交手,也占不到丝毫便宜。

  但是——

  这种规律,至多截至到道境为止。

  至于道境之后,独立万古而长存,打通时空之妙。一旦附身过去,已不再是简单的神通、见识的加持,而是会赋予其难以言喻的莫名力量,在斗法招式的选择上体现出来。

  原本灵形境中先天注定不可能被掌握的许多妙术幽玄,会以一种独到的方式呈现;这还不是关键,更重要的是,许多旧时无关痛痒之处,隐隐然变得微妙了。

  归无咎、轩辕怀,是令两种真流大道焕发新生之人,掌握了一线道境之上的微玄意蕴。此时当这一线意蕴投入到灵形境中,其实眼前的“归无咎”、“轩辕怀”,所见又增,已不能等同于真正的灵形境归无咎、轩辕怀了。

  归无咎若有所思道:“看来轩辕道友是要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了。”

  道理很简单。

  若果说这心意映照,是轩辕怀的独到优势,那归无咎自然不易应对。可是此时之所得,分明是敌我皆具。归无咎想明白其中道理之后,立刻就能尝试加以运用。

  在道境之中的交手,归无咎突然发难,以比拼学习“倍称之力”的速度决胜。如今在灵形境中,轩辕怀似乎正要以此取胜。

  轩辕怀悠然道:“若是归道友思量透彻,某便要出手了。”

  归无咎不答。

  微一酝酿,归无咎已是主动一剑刺来。

  依旧是履尘三剑合一之精义,只是剑光歪歪斜斜,看着有些古怪。

  其剑光舍直就曲,并不合道理;但走了弯路之后,速度反而更快了一线。

  归无咎与轩辕怀的交手,落在同道眼中,自然一招一式都值得备极称赞;但此时若有观战之人,对于这一剑的评价,只怕不是任何赞誉。

  圆满境者,不能明其密奥;纵然是窥见真流的圆满之上,酝酿良久,只怕也只会评之以“莫名”二字。

  这个“莫名”二字,不是别出心裁、出人意表之意,亦并非神通超出理解之外。其实以曲加速,其余圆满之上者也能做到;但为何要如此出招,却贯穿着一种超越胜负之外的目的,不可索解、莫名其妙。

  轩辕怀依旧是循着细细拆解的节奏,不徐不疾,还之以一剑。

  这一剑的速度与归无咎相若,但是予人的间离感却要强悍得多,依稀是要往反方向刺去;看似离题万里之际,又不可思议的折回,然后在一个无人能想象到的时间、地点,完成了截击。

  相交之后,轩辕怀的这一剑乘势而返,气韵愈加充沛;而归无咎的那一剑却顿了一顿,明显出现了窒涩。

  轩辕怀的优势,竟然较试招那一式为大!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