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820章 倾力一搏 两两无憾_万法无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之人,却是元鳄一族余荆。

  申屠鸿、箴石等人功行自然不俗,但是和距离正副三卷仅有半步之遥的余荆相较,依旧略有不足。如此对阵,隐宗一方自然是不肯答应的。

  那就有两种解决之法。

  若是出阵之人数限为二人的话,维持此局对阵,那么与申屠鸿携手作战之人,必须要比余荆的那一位伙伴更强一些,在二二之比中,形成平衡。

  又或者干脆是换下主将。

  着申屠鸿避走别阵,令遣天马一族马援入第一阵来迎战。

  马援之道行,自然稳压余荆一头。但如此一来,圣教一方自然也不肯答应,势必再度临阵换将。

  风闻这一回清浊玄象之争,上一次并未露面的御孤乘、玉离子等人极有可能作为圣教之友盟出阵。若是御孤乘入第一阵,那么马援自然非其敌手。在归无咎参与主界之战的前提下,本方除却秦梦霖堪与一战外,唯魏清绮、姜敏仪或有三分可能争一个平局;其余人自荀申、马援以下,远非其敌。

  御孤乘替下余荆,隐宗一方自然又要变阵。

  若是格局视野有限的市井小人,是决计不能理解这一对阵之法的。

  试想,你甫一调整完之后,对方不肯吃亏,立刻找补。如此你一着我一着,拆东墙补西墙。若是双方都本着只占便宜不吃亏的态度去换阵,那么最后确切的对阵方案,扯皮一百年也未必能出一个结果来。

  但是归无咎却知——

  这一障碍并不存在。

  成就对阵的过程,稍有调整便可成型,不会有太大波折。

  奥妙就在于:修道之人,有道心,有锐意,不可以常人视之。如此法门敦促之下,定然会构成一十八场精彩绝伦、势均力敌的对战。

  正如圣教那方传话而来的八个字:

  倾力一搏,两两无憾。

  试想,若是形成了诸如秦梦霖对上御孤乘;荀申对上利大人;孔萱对上余荆此类的交手,若是其中一方不敢应战,亦或者须得添加更为强力的帮手才可,那么等若是对自己的彻底否定。

  甚至有些稍有差距的对阵,因果前缘之下,亦难以回避。

  武域之行后,席乐荣先行一步出界,不知所终。借祖高岑之言,归无咎隐然猜到其多半要替圣教一方出战。若是他指名欲与姜敏仪一战,姜敏仪会避其锋芒吗?

  只怕……很难。

  姜敏仪虽曾胜过席乐荣一场,但那是天时地利、机缘巧合共同促成。以真实道行而论,姜敏仪较之席乐荣,依旧要略逊半分。但是因二人武道之上的渊源,正统名分,不可不理。归无咎知其定不会避而不战。

  归无咎心中隐约有几分预感。

  就算最终约定了每阵的限额是九人。但真正出阵之人数,极有可能远远低于那个上限数字。

  第一回清浊玄象之争,那“一二二一”的猜先入阵之法,在策略的公平上已是无可挑剔。没想到这一回竟尔又由术而近道,迈出了一步。

  想通首尾,归无咎幽幽道:“只怕归某不能做出决断。”

  权上真讶然道:“这是为何?”

  以权上真的道行阅历,察言观色的本领自然不凡。他刚才明明看出,归无咎似乎对于这一方案甚是欣赏。

  归无咎正色道:“不敢越俎代庖而已。”

  如此斗法,不但清浊玄象大争的整体胜负极为紧要,就连每一阵的成败,亦有可能影响到入阵出战之人的运势走向。如第一次清浊玄象之争中箴石、马援那一战般,为了大局可以暂时退让的情形,只怕不会再出现了。

  权上真略一沉吟,面色微变,似乎也已经想通。终于言道:“原来如此。那权某便将有望入阵相斗之人一一问过。若是无人持有异议,愿意接下此局,那么就允其所请;否则,就延后再议。”

  归无咎微一点头。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