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905章 筚路蓝缕 漫漫前事_万法无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塌。

  只是敏感程度更高,诸力相谐而圆。

  又或者将许多零碎的小木片,每一枚都只是寸许长短,结果却搭建成美轮美奂的房屋,并不依赖明显某一根大柱支撑,此与其道理相同。

  这便是“虚一”,整体的和谐,并不依赖于一个实体的核心。

  其实真正的功法运转,远不是这么简单。因为一身气机法力,并非静止不动;而是始终在运动之中,寻找那不依赖与实体的平衡。

  从结成金丹这一步骤,亦能看出差别。

  本土道术所谓结丹,那是真的围绕一个丹种,添砖加瓦,反复培炼,炼成一枚“金丹”;而九宗道术,玄种却只是起到一个牵引的作用。其中最佳境界,是整个丹种彻底燃尽,一丝残渣也不存,只留下那一丝空空荡荡的推动之力。

  其中差别,归无咎早已知之。

  但是没有想到,所谓真一、虚一之别,其实和破境近道境,有着莫大的关联。

  破境近道过程,最关键的步骤是以天地灵气洗练元婴的过程,将原本法力自足的元婴,炼化成一具感通内外、掌握天地风云之力的真灵法身。

  而本土道术成就天玄上真的过程,亦可见到“真一”之理的运用。

  其行功步骤,便是老老实实的添砖加瓦之法,将外间天地之灵气,缓缓纳入元婴之中,炼化之,同化之,最终达到强化己身的目的。原来的己身元婴,是“真一”核心;后来添加的法力,是资粮,是辅佐。

  对照这模具添加材料,不外如此。

  正因为步骤稳定,所以很多预备工作便可提前立下。

  示现于功行之上,便是化神、步虚、离合三境界。

  而九宗道术却不同。

  天地灵气一旦纳入身躯之中,其并不以元婴之躯为核心,亦不能被修道者之灵智所操纵。其如脱缰野马,势也难制;无虚混乱,以此为最。若你定要以法力操纵之,则必然起到相反的效果;你用力愈大,用心愈足,这元婴之内引入的天地灵气便愈加混沌猛烈。

  而修炼之道,并非是“致虚极,守静笃”,放任无为;而是恰恰相反,正要以心猿意马,一身法力,强行去操纵掌控,以激发其达到相反的效用。

  其中微妙,像是一个更复杂了千百倍的结丹过程。

  似乎原来的元婴之身,并不十分重要,起了一个结丹之时的“玄种”作用而已。

  待海量灵气纳入身躯,一齐将那无虚混沌激发到极限,那么这种混乱便会巧妙的达成一种平衡。以元婴之身为范式,构成的精密稳定的结构。而原来的元婴之身经过一重炼化,亦可自然而来的褪去,成为一具高明的化身。

  如此灵韵,看不到人力雕琢之痕迹,几乎是天地生灵,铸成一身。九宗道术无愧于仙道巅峰,从这虚一妙理之中,可见一斑。

  所以本土天玄上真,动用法力,调用天地外力,除非自身功行已修炼到距离道境一步之遥的层次,否则必有窒涩;而九宗真君大能俨然此身便是天地灵气之主宰,一动一静,自然从容无碍。

  可惜,此法妙则妙矣,但是有一重关键差别,却决定了九宗之法的破境,非太质之气不可。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