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风(一)_欺世盗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去品鉴。”

  “好说好说。”窦少华干脆应下,“德俭若是喜好饮酒,也可常来此处。”

  “那感情好。”

  胡承约脸上露出诚挚的笑容,答应之后再次一礼,便告辞离开。

  洛阳贡院,刘熙古身穿绯袍端坐在高台之上,目光扫视一排排的考棚。

  方才试题都已经发下去了。

  进士科的题目共六个部分,一首诗、一篇赋、一篇论、五篇策,贴《论语》,以及《春秋》、《礼记》其中之一的墨义。策分时务和方略两种,每次考试比例不同。

  这次春闱,诗赋不必去管,贴经是上下文填空,墨义就是经文释义。

  以上四个部分基本上看不出来考生的政治倾向,重要的是那一篇论和五篇策。

  本次进士科的论题是“赵鞅以铸刑鼎”。

  策的题目分别是“平定岭南策”、“致圣王之治策”、“治戎夷之策”、“补国税不足之策”、“治旱策”。

  题目的详细内容不在这里复述,六道题目,分别考察考生对法律的态度、领兵在外会如何、对“圣王之治”有怎样的期望、对化外治民的态度、对地方豪富的态度、主政一地的施政方向等。

  不怕他们的文章漏洞百出,只要目标、手段倾向于陈佑这边,就是以后数年十数年的培养对象。

  毕竟科举考试的及第标准是“文理通顺”,在这基础上再有些文采,便能得到上等评价。

  本次春闱分甲乙丙三等,甲乙二等为本科及第,乙等为本科出身。

  别误会,这个本科是“本人报考的科目”的意思。

  刘熙古的作用就是在排名次的时候,水平相同的情况下把倾向于陈佑这边的排在前头。

  而“文理”与“文采”,这东西只要不是差距大到肉眼可见,基本上都是评判者自由心证。不然也不会有考生在考试之前推敲主考文风,以投其所好了。

  五千人考试,水平相近者不知凡几,刘熙古这有倾向性地排名,能让陈佑这方后备军多一二十人都算是少的。

  待试卷稿纸全部分发完毕,一声鸣,建隆三年春闱正式开始。

  刘熙古看了一阵考棚间站岗的殿前司军士,便收回目光一一扫视坐在他两旁的副主考和站在台下的一众阅卷官。

  贡院关门的时候他得知少了三四十名考生。

  四十比五千,似乎不值一提,但来参加考试的考生不乏身患疾病的。出于对陈佑的信任,刘熙古愿意相信这些没来的考生都是因为涉及舞弊被抓了。

  那么,等考试结束之后,眼前这些人应该也会少几个吧!

  心中这么想着,刘熙古站起身来,沉声道:“各自巡视去罢!”

  书院,一块空地上围着数十人,有学生有教员,书院祭酒徐师进就站在人群中央。

  在他身边,两个十七八岁的学生正围着一张木桌拼接器械。

  他看着忙碌的两名学生,还有周围看热闹的学生,心中有些无奈。

  按他的想法,身为学生,你空闲时间不说自学吧,去骑马练武学音乐,也好过做这些机巧之物。

  可惜,陈佑鼓励大家在不耽误学业的情况下开展各自乱七八糟的研究,甚至只要能说出道理,书院还会给予支持。

  比如桌上的器具,既有学生自制的镜筒、木架,也有书院提供的凸面镜、反光镜等。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