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25 量子计算机_超级军工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生产工艺,在数十年前,完全是根本就想不到的。

  在有了数十年的发展经验之后,站在这样的高度,去考虑在几十年的基础条件下,如何更有效率地生产这样的材料,利用各种能够轻易达到的基础去解决,就容易太多了。

  刘一九没法解释这份技术的来源。

  因为技术本身的来源就是不可思议,这是来自未来的技术资料,而且是在对这个年代的技术条件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之后提出来的最佳解决方案。确实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并且很容易实现。

  甚至,他现在有些了解,为什么这U盘里面会设置重重的阻碍,而不是从一开始就能够看到里面的技术内容。

  只有技术达到一定的条件,才能轻易地实现,同时也不会因为技术断层理解起来太过困难,要想实现,非常困难。

  如同他原本的那个世界,苏联解体之后,共和国从前苏联境内搞回来了无数火车车厢的技术资料,苏联各种技术装备的设计图纸都搞回来了不少,但是却无法利用这些技术图纸把苏联人的设计给生产出来。

  为什么?

  共和国工业基础太差?

  这个跟工业基础有着一定的关系,但是绝对不会差太多,虽然中国相比通时期的苏联在整体技术上面差太多,但是基础基础差的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生产成本高一些,也是可以让苏联的设计变成实物。

  结果,结果并不是这样。

  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只有设计图纸,并没有详细的生产工艺。

  生产工艺也是生产图纸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没有了详细的生产工艺,哪怕有这样能够实现的能力,基本上也是很少可以完全达到图纸上面的设计要求的。

  U盘里面的这些技术资料,完全就考虑到了这些问题。

  能够解开这里面设置的阻碍,就必须让技术达到一定的规模。

  正是因为有了钼基芯片的存在,使得九院拥有的计算机处理速度比市面上的快了数倍,整体性能先进了更多;而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他们必须拥有更加精炼的计算机程序,更好的系统,还有更好的计算机加密算法,从而才破解掉U盘里面技术资料第一层的封锁。

  “你们不用去考虑别的,这些技术资料,你们评估一下,对于你们现在的项目研究有没有帮助。”刘一九转移了话题。

  他需要知道一个确切的答案。

  “有,帮助大了去,只要我们把我们目前的技术基础整合一下,然后研究这份技术资料,找到两者之间的契合点,完全就能够让我们实现这份资料的构想!”田静风一脸激动地说道,“或许,很快我们就能够拥有真正的人工智能程序出现了。”

  “这里面提出的忆阻器解决方案,神经网络架构,跟我们之前讨论的非常相似,这是为人工智能配套的基础硬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