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44章 思维上的碰撞_方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学长,我能不能先问一个题外问题。”

  程潜推了推眼镜,面色缓和:“你说。”

  苏栀一点都不带扭捏的问道:“我们为什么要研究这个政治哲学问题,而且这个学期以来的好多讨论课题都没用,就只计算学分,也不会怎么样。”

  程潜语气缓和的回答道:“这个问题,我在刚进入复旦上大学时,也曾疑惑过;

  现在回过头再看才明白,其实学校的这种安排是为了让我们在大学期间更广泛、全面的接触一些知识内容,不要求多懂,但求涉猎。

  尤其是哲学这样的学科,是研究很广泛的大问题,有时会觉得完全没法具体。”

  顿了顿,程潜笑了下,又说:“如果具体到政治哲学这个门类上,还有个原因,不过有点说学校坏话的意思;

  目前国内的哲学研究,某种程度上比不上西方那么全面,比如现在的课程设立上就没有政治哲学等一些内容,但又不能完全不懂。”

  程潜这么一解释,意思就很清晰了。

  出于实际考虑,开课暂时力有未逮,但有些算是基础范围内的问题,还是得让学生涉猎到,不然就会让学生将来吃亏。

  至于说有些学科建设上比不上西方,其实可能复旦都不否认。

  因为有一部分学科,本身就属于紧随西方或者世界潮流而建设的。

  不管是培养人才上,还是师资队伍上,都有差距。

  就方年曾经道听途说的消息,据说复旦哲学系牛逼起来是因为一些牛人的加盟,而现在,那些牛人还没来。

  学习这个事情,不仅仅是今天学了,明天还必须要学这么简单。

  学长、老师、教授们的引导,也很重要。

  比方说现在,苏栀她们困惑的问题,对程潜来说就很简单。

  程潜解释了这些之后,主动挑起话题:“你们现在涉猎的是政治哲学的最佳入门文章,我听说你们已经讨论完了第一部分苏格拉底的辩词。”

  “对,第二部分宣判,和第三部分最后发言,我们都看了。”

  “……”

  在程潜的带领下,几人很快开始了讨论。

  方年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苏格拉底并未主张自由的一般实用或无限言论,相反地,他维持辩护快终结时的论点……

  受检视的人生孤独,但有活着的价值。”

  “而且,苏格拉底自信且大胆地向‘观众们’表达:“未受检视的生命不值得活”,在我看来,他连赴死都做得很完美……”

  “但我们现在的解读,可能也不是柏拉图像借此表达的意思……”

  “……”

  在开始讨论后,程潜的话语减少了许多。

  最后做了个简单总结:“我们只是讨论,不是辩论,方年发表的观点就很好,讨论讨论就够了,自我思考是别人代替不了的。”

  闻言,方年解释了一句:“碰巧在之前看完了《申辩》,所以想法多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