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4章 道王朝更迭不外人心反复_大唐第一杠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唐军,好似旅游一般,慢悠悠的在那晃荡。自冀州以降,整片区域几乎都是不设防的状态。可人家愣是理都没理,自顾按照自己的节奏,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前进。

  某赵王甚至还抽空在赵郡做了一次改编,将杨公卿麾下的兵马裁撤压缩,只留下不到三万的老兵,剩下那些曾被赵万海裹挟的青壮每人发一袋粮食,全赶回家种地去了。

  那节奏,根本就不像是在攻城略地,反而透着股游山玩水的写意与疲懒。

  这就又打乱了某夏王的计划。

  他还想着说利用漫长的战线纵深来分散唐军兵力,并行突袭之计呢,可人家愣是没踩他这陷阱。如今两军之间隔着超过百里的旷野,单是走路都得三天,毫无隐秘可言,还突袭个屁?

  这可咋整?

  有些无奈的夏王与众臣将相顾无言,颇感烦躁。

  要不,再等等?

  无论古今中外,破局的战机总归不是想有就有的,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有些人习惯了坐等,有些人习惯主动去寻找,还有些人,则会自己创造。

  比如某赵王而今苦于河北一地不是他理想中的地利,便转而从人和上下功夫。

  毕竟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打到了贝州,战线拉这么长,总要考虑后防吧?不把新占之地的百姓世家都安抚好,万一后院起火了怎么办?

  上位者“不骄不躁”,能“脚踏实地”的稳步推进,得到了麾下众将与投效世家的一致赞颂。

  尤其是后者,大军每多待一天,他们就多赚,咳,多与士卒将领增进一份感情,这地盘也就越稳固嘛。

  而待到探马将杨刘滩头魏夏终战的结果报回来后,以李靖为首的将帅指挥团便又又又一次震撼于某赵王的超前战略眼光。

  大兵团推进时与敌保持纵深这一招,简直绝了。

  这会儿要是唐军已然推进到大河一线,双方隔河相对,因为距离和消息的延迟,万一夏军行险突袭,便有被各个击破的可能。

  可现下保持相对过百里的纵深就不一样了,窦建德要真敢过来,行不过半路就会被五路唐军团团围住,打得亲妈都认不出来。

  加之现下攻守态势不同,作为越境进攻的一方,唐军在河北每多待一天,地盘就稳固一分,根本就不着急,完全有的是时间陪夏军玩耍。

  好吧,李靖觉得自己又学了一招,偷偷记录在了小本本上,完全不管某赵王是不是真这么想的。

  天地良心,后者只是在赵郡苏氏发现了一处李子园,想磨蹭一下,等吃上李子再走而已。

  传言商朝皋陶后裔理征被纣王迫害,株连全族,理征之子与其母逃入深山,靠着一种水果充饥活了下来,遂把自己的理姓改为上木下子,这便是李氏的由来。

  而这种曾“舍己”救下李氏先祖的水果,便被称为李子,可谓是历史上第一个称“子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