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56章 托臣给陛下带个话_大明小学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大峪山其实略有不如!”

  仿佛一个信号,其余大臣们跟在严世蕃后面纷纷进言。

  大家所说的内容只有一句话“纯德山很好,显陵不要动了”,这是很正义的进谏,可以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带领了朝议风向的严世蕃微微得意,对父亲使了个眼色。

  我严世蕃过去只不过是欠缺机会而已,若我能为殿上臣,焉能让秦德威专美于前?

  看看今天陵墓之议,看看别人的跟风,就是最好的例子!

  如果皇上最后下决心不迁显陵,以后别人议论起来,这首功必定就是他严世蕃的!

  不过嘉靖皇帝不知为什么,仍然眺望着远方的汉水,还在犹豫不决,难以下定最后的决心。

  随行大臣并不多,就那么几个,唯独礼部尚书张潮没发表意见,就显得非常醒目了。

  嘉靖皇帝便狐疑的看向张潮,这种礼制大事上,礼部尚书不说话,就是最大的可疑之处。

  等别人平静后,张潮才进奏说:“今日秦德威牵马执鞭,并非为作怪,而是有话想要进言,所以挖空心思现身于御前。”

  朝臣里是个人就能猜出,今天嘉靖皇帝到纯德山实地考察,肯定要议论双亲陵墓之事,所以想在前面也不奇怪。

  嘉靖皇帝好奇的询问:“秦德威又想说什么?”

  张潮继续奏道:“秦德威不能前来,就托臣给陛下带个话。大体就两句,其一,纯德山陵气万万不可泄也!”

  听到这句,十分迷信的嘉靖皇帝莫名的悚然一惊。

  如果将显陵北迁,为了移动父亲献皇帝梓宫,必将开挖显陵地宫,会不会导致气运散了?

  张潮继续奏道:“其二,太祖高皇帝定都于应天府时,皇陵并没迁往应天府;其后京师北移时,孝陵也没迁往京师。”

  言外之意就是,太祖、成祖两个最重要的祖宗都没干出迁亲爹陵墓的事情。

  所以不把亲爹陵墓迁到京师,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也不是不孝顺。有两个祖宗先例摆着,陛下你又何必执念于此?

  秦学士“隔山打牛”传来的两句话,宛如醍醐灌顶又像是快刀斩乱麻,让嘉靖皇帝从长达数月的犹豫不决中彻底解脱了。

  随即嘉靖皇帝神情舒展的对大臣们说:“皇考葬显陵将二十余年,一旦复露于风尘之间,朕心不安,皇考、圣母不宁。故而朕已决意,父陵不迁,只在纯德山改营扩建!”

  众人:“.”

  所以他们一群人说了这半天,最终还是不如秦德威托工具人传的两句话?

  严世蕃只感觉悲怆莫名,自己在前面铺垫了那么多,本该自己独揽首功,为何最后一锤定音的还踏马的是秦德威?

  没有说理的地方,严世蕃只能垂下头,默默的退回到最后面,也是尚宝司丞本应该站的地方。

  又听到旁边有人小声议论说:“朝廷议事乃至于决断,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