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2章 一战成名_盛唐大救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在都还没有睡醒呢!”

  “那就让他多睡一会儿!”夫妇俩居然异口同声。

  王蕴秀嘻嘻的笑,“那我们先吃吧,稍后等二哥醒了,我再叫厨子给他另做!”

  王烁直接把这一顿早饭给省了,睡到了中午才醒来。

  伸一个懒腰,感觉真是元气满满,就像是一颗刚刚快要耗尽了电力的电池,又充满了电一样。

  只是胸口的剑伤,还隐隐有些作痛。

  王烁伸手摸了摸那一处伤疤,不由得呵呵一笑,“就当是,我这辈子的第一块成长的印记吧!”

  午饭过后,父子二人来到了书房。王忠嗣叫卫队守在书房十步开外,任何人不得靠近,包括杨夫人和王蕴秀。

  这场谈话的内容之重要,由此可见一斑。

  “二郎,圣人钦点你为石堡城主将,所以此一战的战报,还得由你来呈写。”王忠嗣说道,“先说一说,你打算如何写?”

  对于这个问题王烁早就考虑清楚了,于是道:“父亲,我准备大体据实而报。但是轰天雷的事情暂时不能让朝廷方面知道,另外我军伤数字增加三万人。父亲以为如何?”

  王烁此举用意明显,主要是为了预防“好大喜功”的皇帝,尝到了轰天雷的甜头,很快又再次发动新的战争。天知道他会不会膨胀到,想要一口气拿下整个吐蕃高原!

  王忠嗣当然明白王烁用意何在,但仍是当场一愕然,“三万人,你未免太大胆了吧?……这要是往重了说,是在欺君!”

  “父亲,没那么严重。”王烁笑了笑,“其实朝廷上的那些人对于边关战事的关注,也就只在于一个胜负。至于死伤了多少人,三千也好三万也罢,那都只是冷冰冰的数字,根本无关他们的痛痒。”

  王忠嗣当了这么多年的将军,当然知道王烁说的是实情。

  这些年来大唐边关战事频繁,很多带兵的将军在上报战况的时候都会谎报伤亡人数。朝廷方面就算明明知道有假,也不会刻意追究。这早就形成了某种大家默认的“潜规则”。

  只不过,一般人都是少报伤亡以便邀功请赏。王烁却是反其道而行之,故意加大伤亡,以免朝廷觉得这一仗赢得太轻松了!

  王忠嗣唯一觉得不妥的是……一口气就吹死了河陇五分之一的兵马,这小子胆大真是太大了!

  “父亲,这件事情就这么办吧,不会有问题的。”王烁说得很肯定。

  “好吧!”王忠嗣勉强答应了下来,再道,“虽然我在幕府当众宣布,你是此战之首功。但是朝廷方面,是否,还是以安思顺功劳第一为妥?”

  “是否”,王烁注意到了老王口中的这两个关键字。

  这是一个商量的口气。

  既然是商量,王烁就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意见,“父亲,我觉得,我很有必要让圣人知道,我才是此战之首功!”

  “二郎,你还年轻。往后,你立功的机会还多的是。”王忠嗣道,“安思顺年岁已高,眼下朔方节度使有了空缺,机会十分难得!”

  “父亲,我并不是要贪功。”王烁道,“你想一想,圣人专程下旨钦点我为主将,结果立下大功的却是另外一位大将。这难免会让人怀疑,圣人识人无术点将失当。那该多么尴尬,圣人脸上岂会有光?……如此,岂是好事?”

  王忠嗣的脸色微微一变,显然是,没有想到这一层!

  “父亲……”王烁尽量用温和的语气说道,“我们做臣子的是该有点品格,不能一味的媚上。但适当的站在圣人的立场上考虑一下他的感受,想必应该不会是坏事吧?”

  看到王忠嗣没有过激反应,王烁再道:“毕竟。圣人也是人。是人,就会有一个喜怒哀乐。我们干嘛,非要惹得他不高兴呢?”

  王忠嗣闷吁了一口长气,有那么一点心不甘情不愿,但还是点了点头,“我懂你的意思了。就按你说的办吧!”

  王烁颇感欣慰的微然一笑,看来老王终于有所觉悟了……这真是好事啊!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