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八章_非人类研究手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8章

  开阳村的村民基本都以烧制瓷器以及与制瓷有关的行当为生,并且,大部分人都姓王,互相沾亲带故。村头街尾的住户既是邻居、同事,也是亲戚。

  因此,那位青年带着王轩他们往王师傅家里开的时候,不停的在跟遇到的人打招呼。

  “三叔。”

  “五婶。”

  招呼声此起彼伏。

  虽然车里的王轩和赵无垢是生面孔,但开阳村做为烧制瓷器数一数二的村落,定制瓷器的人直接找上门来的状况司空见惯,所以村民们也见怪不怪了。除了对赵无垢的帅气脸庞有些惊艳,忍不住会多看几眼外,并没有投入太多的关注。

  整个开阳村手艺排得上号的烧瓷师傅有三位,都是‘延’字辈的堂兄弟,分别叫做王延良,王延喜,王延善。

  王轩联系采访的,就是其中年纪最大的师傅,王延良。七年前,他烧造的星光盏荣获了华国和全球瓷器盏的双金奖。

  大大小小上过数十次报纸、杂志和电视,也算是远乡近邻知名人士的王师傅,本人其实是个身材干瘦偏矮,精神矍铄的小老头。

  赵无垢他们到达的时候,他不怕冷似的,只穿着身酱白色的麻布单衣,在院子里晒坯。

  老头儿身后还亦步亦趋的跟着个大约七八岁的小男孩,戴着虎头帽,穿着土黄色的长款羽绒服,乍看上去跟只小老虎似的。

  “二叔,我把客人接回来了。”进了院子,寸头青年敞开了大嗓门。

  老头儿慢条斯理的将挽了两截的袖子放下来,踱步走出晒坯架。

  “大师好,感谢您允许我们拍摄。”王轩拎着从京北同喜堂买的补品,嘴巴极甜的迎了上去,因为同样姓王,某人执起子孙晚辈的礼节来更是毫不含糊,号称五百年前是一家。

  “屋里坐会儿,午饭马上就好。”老头话不多,但普通话却出人意料的标准,并没有什么地方口音。看脸上的笑意,显然是挺喜欢王轩和赵无垢这样礼数周到的年轻人。

  有朋自远方来,又是午餐时间,他特意在自己家里给王轩和赵无垢安排了顿‘接风宴’。

  进了房间,王师傅跟王轩沟通了下需要重点拍摄的几个地方,没几分钟就敲定了下午的拍摄行程。

  “爸,饭做好了。”一个面容与王师傅极为相似的中年人掀开棉门帘走进屋。

  “这是我儿子,也是我的大徒弟。他和他媳妇就是今天的大厨。”王师傅抬手指了指进门的中年人。

  烧造瓷器,是门复杂精细传承千多年的手艺。像开阳村这样的传承有序的村落,大多数人还遵循着古训,不会收外人为徒。

  王师傅也因循旧礼,只收本姓,他的徒弟,便都有儿子,侄子之类的双重身份。

  赵无垢洗好手走进饭厅时,里面已经坐了四五个人,除了在桌子边坐下的王师傅,王师傅的大徒弟和小徒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