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九章 响声(求订阅)_坚守我的海工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级工之一,他跟陈继祖的关系十分要好,脾气也是一样,用现如今新漓东厂副厂长黄治国的话来说:“陈继祖和王贵山根本就是臭味相投!”

  所以在老漓东厂时这俩老哥俩的日常就是聚在一起喝酒,气儿不顺了就开始怼人,而且根本不在乎对方是谁,哪怕是厂长大人亲自,那也是造怼不误。

  可终究没有把所有老厂的技术骨干和成熟的工人队伍一起搬过来。

  尤其遗憾的是老漓东厂焊接车间的人竟然一个都没弄来,而是完完整整的成为新漓东厂的焊接加工厂。

  王贵山就这么一来二去的酒杯陈继祖勾搭到株江厂的。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陆陆续续的,株江厂挖到了超过200名老漓东厂的技术骨干。

  其实大家伙儿都明白,别说是陈继祖了,就是换做天王老子去,老漓东厂的焊接车间也不会来株江厂。

  倒不是因为路途遥远,而是整合后的新漓东厂给焊接车间开出的条件的确是好。

  这让对焊接拥有大量需求的株江造船厂失去了一个在焊接技术上升级的机会。

  为此回来的陈继祖还大病一场,只觉得自己没做好,辜负了温大伟的期望。

  这样的情况下株江造船的竞争力可想而知,这也是为什么国内各大船舶运营企业迟迟不下订单的根本原因,都是同样的价钱,谁不想要各项条件更成熟,更可靠的大厂产品。

  所以这段时间温大伟也就没有继续劳心劳力的去拉单子,而是开始整顿内部架构,梳理产业链配套方面的关节,为从秦港生哪儿弄来的六艘小渡轮投产做准备。

  以至于历来以高福利、高薪资著称的株江厂在这份待遇面前都没啥竞争优势,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焊接车间不走也算情理之中。

  只是这样一来,株江造船在整体的技术方面就没有任何突出的地方,只能说勉勉强强达到能造船的及格线而已。

  温大伟一听,铝矿是不能去了,甚至连午饭都顾不得吃,赶紧乘车返回厂部。

  ……

  毕竟是株江造船成立以来的造的第一款船型,自然马虎不得。

  所以了解完钣金加工厂的情况后,温大伟便跟王贵山又聊了下生活上的情况,便准备到60公里外的铝矿上看一看,可还没等他坐上自己的吉普车,钣金加工厂的厂办工作人员便急匆匆的跑过来,通知温大伟一件意外的事,华东的D舰队考察团要来株江厂,预计下午就要到。

  可偏偏D舰队考察团来得又急不说,株江厂的领导班子成员只有一个厂代表陆伟国在,其余的不是去省城汇报工作,就是到西南兵工局就新一批的原材料商讨供货问题。

  距离最近的也就是温大伟了,还没赶回来,所以只能是陆国伟硬着头皮接待D舰队考察团一行。

  “这里的环境还不错嘛,绿化也做得很好,比我们D舰队的大院儿还要漂亮!”

  D舰队考察团一行在当天下午2点抵达株江厂的厂部,温大伟紧赶慢赶还是没赶上,没办法着实是现如今的道路状况太差,又没有高速公路,尽管坐车但速度并不快。

  对此D舰队考察团的各位领导并未觉得不妥,反而被株江厂别样的景致所吸引,正一边欣赏,一边朝着厂部走的时候,忽然传来一阵:“哒~~哒~~哒~~”的清脆的响声,惊得不远处的海鸥呼啦一下飞起,也让D舰队考察团的领导们齐齐的愣了一下。

  “是槍声!”

  一位领导立马做出判断,然后看向陆伟国:“是你们厂民兵训练嘛?”

  “应该不是!”陆伟国赶紧解释:“很可能是水下突击步槍的射击试验!”

  “水下突击步槍?走……去看看!”带队的D舰队首长闻言,二话不说直接朝着槍声响起的方向急步走去……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