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四十五章 船用动力_坚守我的海工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活!

  正因为如此,在去年年度总结会上,温大伟就强调船用动力的重要性,并且发出了不要等,不要靠,关键东西还得自己来造的号召。

  问题是口号喊得好,还得服从现实,年初上级的创汇指标一下来,相关的声音就小了,没办法亿美元的指标可不是个小数,如果株江厂这个时候强行上吗船用动力,万一指标完不成,那责任可就大了。

  可随着亿美元的“特殊工业品”出口的尘埃落定,这个问题已经迎刃而解,所以船用动力的事情也就该提上日程。

  只是火车需要车头带,株江厂有野心去在动力方面上下功夫,但也要有相关的领头人,偏偏株江厂在这方面实在是乏善可陈。

  所以温大伟这次找范嘉航来,就是想问问他这边有没有好的人选,不管是挖也好,撬也罢,弄来几个,先把架子搭起来,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强。

  因此也就没那么多客套,直接说道:“主要还是在船用动力的问题上,厂党委初步决定,在今年成立株江动力机械厂,简称株江动力,由我亲自担任这个新厂的厂长。

  但你也知道,我这个人不太爱管具体事务,且对船用动力系统的研究不太足,你这边有没有好的人选介绍介绍?”

  范嘉航知道这又是温大伟的托词了。

  株江高端的厂长也是温大伟亲自兼任,也没看到这位平时啥事儿不管呀?

  不过这话范嘉航也就是心里吐槽一下,面上还是沉吟了一下,然后斟酌的说道:“还真有一个!”

  “是谁?现在在什么单位?”温大伟问。

  “船用动力研究所的副研究员汪家海……”范嘉航介绍道:“我跟他之前都是在033潜艇的研究组工作,我是负责船型设计,他是负责动力设计,所以认识的很早,后来他随着导师从项目组抽调出来,北上鲁省,负责核潜艇的动力研制,这一走就是8年。

  再后来我们在研究所又遇到了,这才知道他当时并没有进入核潜艇动力研制的核心层,只是做了没多久的外围基础研究就被调到当地的柴油机厂,负责仿制瑞典的船用柴油机,后来改成德国MTU公司的船用柴油机,可没过多久仿制对象又变成了法国的皮尔斯蒂克船用柴油机。

  刚步入正轨,又把他调入船用燃气轮机攻关组,开始燃气轮机的研发。

  总而言之忙活了七八年,啥也没造成,也让我这个老朋友彻底的心灰意冷,于是跟组织神情从那家柴油机厂调了出来,回到了船舶动力研究所做个与世无争的副研究员!”

  温大伟闻言,不由得点点头。

  像汪家海这样的人国内还有很多,他们不能说水平不行,也不能说能力不够,但庸庸碌碌一辈子没有成绩。

  最后只能黯然退休,了却一生。

  如果给他们一个合适的平台,至少稍加激励,就能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能量,就像范嘉航所提到的这个汪家海。

  别的不说,潜艇用柴油机,核潜艇用的核动力,瑞典的船用柴油机、德国的船用柴油机、法国的船用柴油机还是船用燃气轮机可以说主流的船舶动力都见识了一个遍。

  这样的人别说是现在了,就算是再过二三十年,如果不是这方面的顶级权威的话,也未必都能接触得到,所以这是什么?

  当然是人才啦!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