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五十四章 成熟技术_坚守我的海工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株江厂这款8200吨级的全集装箱船就是典型的第四代全集装箱船。

  这倒不是汪家海强行给株江厂脸上贴金,而是第四代全集装箱船有着很显著的技术特征,最明显的一个便是该型船上所使用的钢板是屈服度更高的低碳合金钢。

  由此可以将原本16mm厚的船舷钢板减到12mm后。

  8mm厚的舱室钢板减到6mm后。

  可别小看这些钢板厚度的减少,对于一艘大中型船舶来说,加在一起的重量已经相当可观了。

  而船舶减重带来的好处自然不言而喻。

  不但可以装载更多的货物,船舶运行时的油耗也会大大降低,持续的航行里同样也会相应提升。

  只不过想要达到这个要求,传统的低碳合金钢是没办法实现的。

  在这方面日本用的是自己开发的新型船用低碳合金钢,屈服强度达到200~300兆帕,其性能已经达到或部分超过二战后早期潜艇所使用的钢材强度。

  南韩没有日本发达的产业链协同能力,但依靠着与世界产业链的融合,与联邦德国的克虏伯特钢厂签订长期合同,采购足够的新型船用高强度低碳合金钢。

  虽然价格方面比日本产的要高出不少,但南韩造船业的人工成本要比日本友商底上数倍,不但可以冲淡钢材的成本,连同发动机和其他进口部件一并对冲去不少。

  株江厂没有走南韩的路子,尽管自身的人工成本比南韩友商更低,问题是进口的外汇额过于大,以如今株江厂的实力根本没拿不出那么多外汇。

  所以走的是类似日本的全产业链的路子,即自己摸索和研制相关的新型船用钢。

  不过相较于日本多年的积累,株江厂的经验方面明显不足,好在株江厂的资源多,不但有自己个特钢厂,还有自己的稀土冶炼厂。

  于是株江厂就对着国外的相关资料下了血本做试验,终于研制出了一款参加了进入铌的微铌合金钢,经过综合测试,其屈服强度为280兆帕。

  这个水平已经达到了50年代初潜艇用钢的水平!

  由于钢材的改良和应用,株江厂8200吨级全集装箱船的整体重量大为降低,净重只有不到3200吨,剩余的5000多吨几乎全都可以让位于运力。

  这个级别在第三代全集装箱船中,少说也得万吨级别的船才能达到,技术稍微差点儿的就要在万吨级别上与株江厂8200吨级全集装箱船运力等同。

  问题是上万吨的船所使用的动力设备、每天的油耗、人员的配备相较于8200吨级可不是个小数,别说是数倍了,有时候可能十数倍都不止。

  于是船东的选择自然不言而喻,必然是倾向于8200吨级全集装箱船。

  而因为8200吨级全集装箱船总吨位小于一万吨,几乎可以在全是任何一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