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两百六十八章 真空感应烧结炉_坚守我的海工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不止是这位戴方框眼镜的领导如此,其他几位部队首长情况也都差不多,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粉末冶金在国内不是少见的问题,而是罕见的事情。

  不是说国内没有,只是绝大部分都集中在低端领域,中高端产品想生产却没那个技术。

  因为从七十年代开始,粉末冶金工艺领域完成了技术迭代,使得利用该工艺生产的产品各项性能指标更加的可靠、耐用。

  国内在这方面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这次技术的迭代,以至于改革开放后重新睁眼看世界的国人猛然发现,自己在这个领域已经被世界发达国家远远甩开。

  可还没等自己开始奋起直追,欧美国家的那些大量应用先进粉末冶金的成熟产品便涌入国内,顿时就把国内的有关厂家冲击的七零八落。

  技术不如人家,质量就比不上,质量比不上,品质就不行,再加上落后的经营体制,没几个回合就被外国友商给打趴下了。

  这导致了许多五、六十年代兴建起来的粉末冶金生产厂纷纷做出调整,或是在低端领域彻底躺平;或是干脆转行,借着国营企业的身份开始捞偏门赚快钱。

  至于新增的粉末冶金生产厂几乎没有。

  因为大家大家伙儿都知道这个行业不赚钱不说,投入还十分巨大。

  钱花的不老少,还不赚钱,那个傻子愿意干这种赔钱的买卖?

  结果,眼前就有这样一个大傻子,不但弄了个粉末冶金厂,而且搞得还这么大!

  “你们这投资是多少?”有些诧异的部队首长用手抚了抚架在鼻子上的方框眼镜,有些好奇的问:“预计多长时间能收回成本?”

  “一年半的时间累积投资了万人民币,如果顺利的话,年底就能收回所有成本,到明年就能实现盈利!”

  “年底就能收回成本?”戴方框眼镜的部队首长听了这话不由得吃了一惊,四千多万的投资在八十年代中期可不是个小数。

  这么大的手笔五年内收回成本都算是赚的,株江厂居然准备一年内就收回成本,这怎么可能?

  可还没等这位戴方框眼镜的首长想通其中的的关节,就被温大伟接下来的话给彻底震懵了:“截止三月底,这个冶金厂已经累计实现销售收入万人民币,实现利润万人民币。

  当然,现在距离年底还有9个月,再加市场上的不确定因素,按照料敌从宽原则,我们保守估计今年应该是能完成投资成本的回收!”

  戴方框眼镜的部队首长眼睛顿时睁得老大,如果不是两个方框镜片挡着估计两个眼珠子都能弹出来。

  心里更是弹幕般的闪过一串“我TM好家伙呀……”

  其他部队首长也好不到哪儿去,主要是这粉末冶金厂的营收能力太恐怖了,八千多万的营收,将近四千万的利润。

  就这还说年底收回成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