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39章 铸币一说_我家阳台通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姑毕竟是杨氏的媳妇儿,有些东西还是要分清楚的好,要是杨氏里有人觊觎她们的财富可怎么办,总不能害得她们家庭不和谐,毕竟财帛动人心。

  “如此这般,就让琰儿与你们一同操持吧,两位姑姑占股七成,琰儿占股三成。”

  一旁的蔡琰神色一动,她一直想为卫琤做点什么,她觉得自己也是一个有才学的人,整天窝在家里都快与外界脱节了,而且一点儿也帮不到卫琤。

  两位姑姑看向蔡琰,点了点头,小姑姑说道:“如此也好,不过,我们占股七成太多了,我看琰儿六成,我与你大姑姑各自两成就行。”

  蔡琰惊呼道:“不,不行的,六成太多了。”

  大姑姑知道小姑姑的意思,现在杨氏依附在卫氏羽翼下生活,香皂又是卫琤提供的货源,凡事要有自知之明才行,就算是亲姑姑也要明算账。

  见蔡琰连连摇头,大姑姑笑着上前,拉住她的手,说道:“好了,就这么说定了,不过,你一个小女儿家家的,终究不适合抛头露面,我看商行还是挂在我与你小姑姑名下,就叫敏甯商行如何?”

  “敏甯商行?”卫琤点点头,“不错,就依大姑姑的。”

  蔡琰见卫琤都同意下来了,也不再纠结六成占股还是三成了,以后对两位姑姑好点便是。

  翌日。

  两位杨夫人开设商行的消息在城中不胫而走。

  敏甯商行还没有开业,名气就已经在世家和商旅之间打响了名气。

  因为一大早,两位夫人就在城中最繁华的地方,開了一个展销會。

  這是蔡琰给出的建议,好酒也怕巷子深,香皂的妙用更需要切身体会才能知道。

  两位姑姑也发挥了她们的特长,大姑姑负责去联系城中大小世家夫人来捧场,小姑姑则是在杨氏的内部找了几个能说会道的丫鬟,经过简单的培训,拉出了一支伶牙俐齿的销售团队。

  不用说也知道,香皂这种跨时代的产物,很快就俘获了大量贵妇人和富商。

  敏甯商行还没有开业呢,订单就已经累计到了两千多块香皂。

  或许有人说两千也不多啊,后世随便一家便利店的存货就有这么多。

  可是,你们不知道的是,敏甯商行给香皂的定价有多么的夸张。

  知道卫琤喜欢收集黄金,三女给香皂的定价是一斤黄金换一块香皂。

  看清楚,是一块香皂,而不是一斤香皂。

  一块香皂估计半斤都没有。

  当然,这个时候的黄金还不是硬通货,黄金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一些装饰品上面。

  故而真正拿黄金来换香皂的人并不多,这就需要制定另外的兑换标准。

  比如:二十张鹿皮换一块香皂,五石谷物换一块香皂,十匹锦缎换一块香皂……等等以物换物的清单,根据不用物品的价值划出三六九等,等价交换。

  至于为什么不用铜钱作为衡量标准,那是因为卫琤随口说的一句话。

  “咱们卫氏要自己制造货币,现在收那么多铜钱没啥用。”

  当时听到这句話的三女先是呆愣了一下,随即三人相视一眼,默契的没有过多讨论。

  铸币权一说很早就有了。

  《汉书.食物志下》记载“……令禁铸钱,则钱必重。重则其利深,盗铸如云而起,弃市之罪又不足以禁矣!奸数不胜而法禁数溃,铜使之然也。故铜布于天下,其为祸博矣。”

  可见不管是哪个时代,私自造币都是重罪。

  真正敢于私铸钱币的,也不是没有。

  前有王莽新朝铸币,比如货泉,布泉,货布,还有大泉五十,小泉直一,还有一刀平五百,还有大布黄千,发行的钱币很多,很多铸造非常精美。后有董卓打造垃圾玩意儿无文小钱。

  王莽是什么人?

  那是真正篡了汉的猛人!

  而董卓,其心昭然若揭。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