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2章 田野丰茂_我家阳台通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位于大河北岸的十二号卫星城,也是目前为止,河东最大的一处农场,总占地面积高大二十万亩,主要种植土豆、地瓜、玉米和小麦。

  当然,依着丰富的水资源,畜牧业自然不能落下,马车刚刚抵达卫星城外,就看到成群的牛羊在几个骑着马的汉子驱赶下,朝河边的清脆草地移动。

  得到消息的卫星城管事早早就已经在主干道上等候。

  负责这个卫星城的管事一共有三位,为首的是卫氏的一位旁支长辈,卫琤见了也要叫一声叔叔的存在,另外两位则是蔡氏和范氏派来的。

  “见过二老爷、二爷,见过陶使君。”三人恭敬行礼。

  卫琤微微颔首,示意他们随意一些,不要过于拘谨。

  “对了,先准备一些吃食,我为你们带了酒水过来,派几个人去搬下来吧。”

  十二号卫星城因为地理位置偏远,所以生活条件只能算是一般,一些安邑县城随处可见的物件,这里鲜少能够看到,毕竟距离太远,商贸不通。

  早上出发的时候,卫琤得知三位管事都是好酒之人,特意让典韦从仓库里搬了几罐子散装的汾酒,这玩意儿够劲儿,春寒料峭来一杯正合适。

  三位管事没想到还有此等好事,急忙道谢,而后叫上自家的小辈去搬酒。

  站在陶谦身后的陶商忍不住抽了抽鼻子,咽了咽喉咙,嘀咕道:“也不知道是什么酒,竟然这般香醇,盖着盖子都能闻到酒香。”

  陶谦也是浓眉微蹙,徐州在他的悉心经营之下,百姓倒也安居乐业,且徐州物产丰饶,百姓再怎么苦,终究能有口饭吃,不至于流离失所。

  但他就算再怎么屯田恢复生产,也不敢奢侈到,拿为数不多的产粮去酿酒,这种败家之举,陶谦若是敢这么做,肯定要让人背后戳脊梁骨。

  《礼记·王制》称:“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反过来想,卫琤敢拿这么多粮食去酿酒,是不是意味着他积蓄的粮食已经超过九年甚至更长的积累,因为在他看来,卫琤并不是一个压迫平民,贪图享乐之人。

  “恭祖兄,是不是很好奇这里的粮食产量?”卫昪不知何时来到了陶谦跟前,嘴角带笑。

  陶谦回过神来,拱手一礼,附和着点了点头,“请贤弟为我解惑。”

  卫昪似乎憋了一路,见状,带着陶谦走到一望无际的田野前,意气风发的说道:“实不相瞒,仅仅是这一处庄园,一年的粮食产量就足够养活河东郡七十多万人口。”

  陶谦本来不以为意,闻言直接张大了嘴巴。

  卫昪很满意他的反应,接着说道:“而这样的庄园,整个河东郡还有五处,整个并州有十八处,加起来总共二十四处,其中最广袅之处逾三十万亩,最小的一处也有十六七亩。”

  陶谦以及一旁的陶商、陈登,都是脸色骤变。

  一个农场养活七十万人,二十四个农场就能养活一千六百八十万人,四舍五入约等于三成的国民,要知道东汉鼎盛时期,人口也不超过六千五百万。

  而卫氏仅仅依靠一个州之地就能养活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口,这在他们看来简直是匪夷所思。

  正在他们三人惊愕之际,卫琤开口了。

  “如你们所见,河东田野丰茂,我们并不缺少粮食,区区十万石粮食还不能打动我,除非陶公能够答应我一个要求……”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