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1章 记事(三)_我家阳台通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展开报复,手段极其残忍。

  又因为教派有教派的教义束缚,便是黄忠和刘璋想要插手其中,也不好动用武力,毕竟,教中多数的教徒都是愚昧无知的普通人,只不过是一时受人蛊惑。

  白初一的出现,虽然有些迟了,但确实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作为鬼母首席大弟子,白初一的那双灰色瞳孔就是最明显的标志。

  教徒们见到她,犹如见到鬼母魇娘,对白初一可谓是唯命是从。

  而那些站出来挑事的人,面对白初一和帝国骑士团的镇压,最后只能选择从心。

  益王府。

  卫琤与黄忠正在对弈。

  黄忠现在的岁数其实算不上多大,今年不过四十出头,只因两鬓斑白,看着显老。

  “等这次事件过后,我建议你好好整顿一下那些乱七八糟的教派,特别是残害普通民众的那些,尽管用武力镇压没事,有些事情,长痛不如短痛。”

  黄忠微微颔首,道:“卫君教训得是,某之前确实是优柔寡断了些。”

  卫琤摆摆手,笑着说道:“我知你秉性,只是不忍看到普通民众受到伤害罢了,可你换个角度看的话,便会发现那些教派的存在,才是对民众最大的伤害,不是吗!”

  黄忠沉思片刻,抱拳称是。

  月亮门外,黄叙带着诸葛亮走进来。

  “卫君,爹,你们还在下啊?”

  诸葛亮恭敬的朝卫琤躬身一礼,“亮见过卫君,见过益王。”

  “无需多礼。”

  卫琤示意二人入座。

  “阿亮,说说吧,益州农事当如何增产?”

  黄忠也是一脸期待的看向年少的诸葛亮,能够被卫君予以重任,想必此子定然不凡。

  诸葛亮拱手一礼,道:“亮寻访了几位老农,又查看了本地的县志,总结出一些微末之言……”

  ···

  又是数日过去。

  这期间,卫琤在白初一的帮助下,于青城山找到了梁州鼎。

  而被刘焉搬到益州的冀州鼎,却迟迟无法找到。

  根据刘璋的回忆,冀州鼎似乎被刘焉送给了某个小国。

  益州地界有很多夷人自成一国,其中不少势力庞大,自然值得刘焉的拉拢。

  经过几日的暗访,最终在大山深处找到了冀州鼎的所在。

  只是,回收冀州鼎的计划并不顺利,卫琤一行人遭到了当地夷人的强烈抵抗。

  本着不乱杀生的原则,卫琤并没有让帝国骑士团直接开炮。

  “跟他们商量一下,用物资跟他们换,看可不可行吧。”

  卫琤看着民风彪悍的夷人部落,示意徐庶带翻译过去好言好语的商量一番。

  半个时辰后。

  徐庶狼狈返回,便是翻译脸上也多了一个巴掌印。

  徐庶无奈道:“卫君,那首领颇为霸道,说不要什么物资,那大鼎乃是他们一族的圣器,不管是谁,都不能亵渎,还说……”

  “还说什么?”

  卫琤不耐的皱起眉头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