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5章 捐资助学_春风199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眨眼到了村学校,姚永基和门卫打了个招呼,车直接开进去,门卫连忙去找校长汇报。

  姚远在篮球场停下车的时候,校长急匆匆的赶了过来。

  村学校规格不低,现在已经是直属县教育局管的正科级单位,校长和镇长一个级别,但是在那么多公立学校都吃不饱的情况下,村学校的经费可想而知。

  绝大部分老师是从其他地方调过来的,元旦假期基本都回家去了,校园空空荡荡的。

  1990年到2010年是村学校最辉煌的时候,成绩斐然,许多家长慕名而来,宁愿把孩子放到这里来上学,也不去上镇上的学校,尤其是初中部。

  但这段时间也是村学校经费最紧张的一个阶段。

  看着惨不忍睹的学生宿舍,姚远的心情十分沉重。也许会有人说他圣母婊,可是,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有错吗?

  五十左右岁的校长记不住姚远了,只知道是去年县里的高考状元,是老校长的孙子,现在在外面做生意赚了大钱。

  他七零八落地介绍着情况,“台风到之前我们做了防范措施,只是好多房屋年久失修了,去年我们老师还有一个季度的工资没发,好几个月份只发了百分之八十。县里的学校开始搞微机室了,我们也要搞,但是根本没钱。这段时间我跑了好几趟教育局,要回来三千块钱经费,本来打算先把学生宿舍修好,但是伙食这块也出问题了,得优先保证学生的伙食……”

  村学校的学生伙食只象征性的收一块钱一个星期,基本等于免费提供伙食了,这是当年姚老爷子当首任校长的时候定下来的,一直坚持到现在。

  这一点何尝不是吸引外地家长送孩子过来上学的原因。

  “实在没办法了,只能找永基帮忙……”

  从校长零零碎碎的介绍中,姚远大致了解了学校的情况。不是不好,是非常不好。看得出来,校长是好校长,一心为了学生着想。甚至姚远能猜到,教师工资的欠发部分,用在了教学和学生身上。

  村学校秉承的是首任校长的建校理念。

  姚老爷子说,“当年整个大队有一多半的孩子上不了学,有一部分是不愿意让孩子上学,我挨家挨户去找,一定要让孩子上学。十年育树,百年育人,教育是根本。现在生活一年比一年好过了,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孩子吃苦。”

  “老校长,您说得没错,我们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可是,实在是没办法了,我恨不得让孩子们住我家里去,住教职工宿舍去,可那也住不了多少人啊。”校长叹着气说,满脸愁容。

  全校有上千学生,初中部的几乎全是住校的,三四百号人。

  姚远本就打定主意要出钱,此时更不会犹豫了,道,“校长,我看学生宿舍没有必要全部翻修了。”

  他拿手一指低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