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36章 终极信仰_重生吕布一统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墙。

  道教也曾被某些朝代封为国教,但就道教的思想和表现来说,它不仅没有完胜儒教、佛教,反而一直被儒教、佛教压制着。

  曹操、曹丕鉴于黄巾起义的教训,害怕下面的贫民利用宗教组织起来进行造反,便对早期道教采取了两手政策,一方面进行限制或镇压,另一方面又进行利用和改造,曹操将在社会上有影响的一些神仙方士,如左慈、甘始、郄俭等,召集到身边,既可以谋求养生方术以延年,又可以防止他们鼓动老百姓造反,最后分化瓦解了当时的道教组织,使之陷于混乱。

  隋文帝对道教采取怀柔政策,修建道观。隋炀帝杨广崇道更甚,在位时于长安为道教修建了10座道观,杨广还亲自召见茅山宗宗师王远知,并以帝王之尊,“亲执弟子之礼”,敕命于都城长安建玉清坛以处之。

  北宋历代帝王承袭唐朝道儒释兼容和对道教崇奉扶植政策,宋真宗称赵氏始祖“九天司命保生天尊”赵玄郎下降于延恩殿,于是加封为“圣祖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次年虔诚加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并行幸亳州太清宫,谒拜老子神像。

  明朝正一道的政治地位居道教各派之首。早在朱元璋攻占南昌时,正一道第42代天师张正常就曾谴使拜谒,密告“符命”,与朱氏接上关系。明朝开国后,张正常于洪武元年入朝礼贺,明太祖封他为正一嗣教真人,赐银印,秩视二品。洪武五年,又敕令张氏永掌天下道教事,从此正一天师便上升为道教各派首领,其地位较元代正一天师统领江南道教更高。

  为什么道教没有成为汉民族统一信仰的宗教呢?因为道教的思想是把个人的健康长寿当成目的,讲求个人清修对于激烈的社会竞争不是像儒家那样去采取积极适应的态度,而是采取消极避让的态度;其二是道教的思想非常玄,道教经典对于一般老百姓也十分难懂,制约了它向中国广大不识字的民众传播。

  佛教传入中国后的很长一部分都是非主流,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大一统皇权专制没有了,儒家正统地位也失去了依靠,中国四分五裂,佛教这个异族宗教乘虚而入,从此在中国大地占稳了脚跟,并且主要还是先在北方那些非汉族政权那里获得成功,然后才突破长江进入南方。

  可是,一旦中国在隋唐恢复了大一统政权后,儒家正统地位很快获得恢复,毕竟儒家学说才是皇权专制的同构体。从隋朝开始的科举考试,仍然只考儒家经典。相信佛道,在政治上是没有前途的,制约了佛道的传播。只有那些政治上一时失意的官僚和文人,才把佛道作为精神寄托的手段。

  再到后世。因为某个外来的政治宗教进入中土,使得中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