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四十五章 唯识教法,自成一家;在大唐是正好相反的..._法海穿越唐三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准提圣人的神情则颇为复杂,但诸圣也能理解他的心情。

  “吾自此经文之中所见,可谓是海纳百川.佛门大小乘各宗以及密教经典自不必多说,其中甚至隐含了许多道家、儒家,甚至是当年百家诸子之思想精华。”太清圣人沉声说道。

  “三藏法师行于三界,并无门户之见,故而才成此大家之相。”玄都大法师稍顿了顿,又说了一句,“听闻他之所以一心为僧,是因为出生之后便遇险,是被僧人所救,故而在明智之后,才决定真正剃度出家,以报因果。”

  玄都大法师的意思是如果当年救了三藏法师的并非是佛门,而是别什么门派,恐怕到如今又将会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景象。

  但这事儿似乎也没这个可能。

  毕竟三藏法师的前半生,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被定好了的。

  其实若非是出了“金蝉子真灵觉醒”这个意外,三藏法师在取经功成之前所经历的一切,恐怕也都是事先安排了的。

  可如今么命运显然已经是掌握在了三藏法师的手中。

  甚至他这个以前被人操纵的棋子,如今已经跳出了棋盘,正在渐渐转化为执棋手。

  其实通过这一卷经文,诸圣基本上也都能了解到三藏法师的为人了,甚至比从玄都大法师口中得出的形象,更加直观生动。

  一个人的性情可以伪装。

  但他的道,是无论如何都掩藏不住其本心所在的。

  见诸圣消化得差不多了,玄都大法师正想要寻个时机开口,却听一旁的女娲娘娘抛来了话头,“八日过去了,三藏法师要回灵山了吧?”

  “正是。”

  “灵山那些僧众默写的经文如何?可有什么错漏之处?”也就女娲娘娘一人还记着这事儿,其余几位圣人压根也不关心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唔据弟子所知,并非所有僧人都可以将自己抽中的题目默写出来,毕竟藏经阁中的经文,一万五千卷,众僧难免有专修专精的,也有一些平时很少涉猎.再加上那些经文在僧人之间也是冷热有别,故而还是有不少错漏的。”

  “这也是难免的。”

  诸圣对此也都表示理解。

  但玄都大法师却紧跟着说了一句,“其实除了很大一部分僧人是正好分配到了自己精修,或者是学习过的经文之外,只有极少数的僧人,是将藏经阁中的经文,全都看过且能背下来的。”

  “而且这些僧人之中,反而是那些寻常的老僧居多,他们甚至都没有罗汉果位倒是其中的一些菩萨与罗汉,实在是不堪入目,一些冷僻的经文默不出来也就罢了,可偏偏他们连一些基础经典经文都难以落笔.这就很难说得过去了。”

  玄都大法师说这话的时候,是看着准提圣人的方向说的。

  原因无他,正是因为这些罗汉与菩萨,在当年加入佛门的时候,便不是诚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