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75章 刘一燝致仕_朕这大明还有的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75章刘一燝致仕

  伴随着张昶的出宫宣读皇帝口谕。

  皇帝要求翰林院所有观政进士撰写策论的消息,很快就传播开来。

  有人的反应跟丁绍轼基本上没有太大区别,暗道皇帝真的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现在理学、心学辩论都如此激烈了,多少人都为此上书,但他还不平息,居然还让新晋进士去去写相关策论,这明显是要让众人选择站队啊。

  尽管此事非议众多,但对于在翰林院的观政进士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根据翰林院丁侍读的说法,这次策论是由皇帝亲自阅卷,主题也是丁绍轼根据皇帝批示拟定的十多个要点,范围极大,可写的内容也多。

  对于他们来说,这种既可以“自由创作“,又可以上达天听的机会可不多。

  因此对所有人来说,当他们一听到这个消息就知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只要写的好,写的出彩,让皇帝喜欢,那以后绝对是飞黄腾达,如同卢象升一般,前途不可限量。

  因此整个翰林院的进士都是开摩拳擦掌,准备一展身手。

  而其中聪明者更是开始寻找座师,询问理学、心学辩论的起源、经过与结果,甚至还暗中揣摩皇帝的态度,希望一鸣惊人。。

  可这个消息还没有传播多久,另一个重磅消息随即传出,朝野震惊。

  那便是内阁首辅刘一燝向皇帝上表,说自己的脚疾现在越发严重了,已经严重阻碍其处理不了政务。因此他思前想后,觉得不能胜任内阁首辅一职,所以向皇帝上表,请求允许他告老还乡。

  皇帝一听这话还甚是惊讶,连忙驳回他的奏请,同时连忙去看望刘一燝,要求务必治好,千万不能让其损失这一位肱骨之臣。

  只不过太医回来以后,也说刘一燝确实是身体不适,而刘一燝也第二次上表,请求致仕。

  这一次皇帝再次断然拒绝,一边派司礼监掌印太监魏忠贤前往刘一燝府上慰问,另一边则给刘一燝赏赐名贵药材,要求刘一燝一定要留下来。

  但刘一燝貌似已经心意已决,第三次上表,说自己身体实在扛不住,还希望皇帝能让自己致仕。

  话已至此,皇帝这次着实没有办法了,只能为难的接受刘一燝的请求,同时派贴身太监张昶携带旨意前往刘一燝府中。

  其大意是说念及刘一燝劳苦功高,出力甚多,这次致仕实属迫不得已,皇帝也于心不忍。于是特赏赐刘一燝致仕后全俸,赐上柱国,进太师衔,赏赐袭衣、白金、楮镪,岁给夫役八人。

  皇帝这种赏赐不可谓不优渥,大明朝官员致仕后少有人能够有俸禄,哪怕是拿半俸也少的很。而皇帝居然赏赐刘一燝全俸,这足以见皇帝对其的重视。

  只不过这些都是给外人看的,朝中大臣对刘一燝的致仕丝毫不感到意外,从三月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