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5章 巨变之始 (十四)_工业之动力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性能工作站的耗电量和发热量极大,基本上一间普通开间屋子,放上两台工作站冬天就不需要供暖了。

  但就算如此,浪潮工作站也将给港基集电带来了极大的收益,报价区间从2000多万到5000多万,由八至十九台浪潮高性能工作站所组成的三至九亿次每秒运算能力的小型计算集群,已经足够应付共和国金融,税务,股市,科研,地质,电信等十多个行业对于高性能计算机的需求。

  从硬件性能上说,浪潮目前的小型技术集群基本相当于未来ib享誉全球的高性能大型机中,较为低端的x系或是i系产品,比如完全可以满足省市两级银行的数据处理需求。

  当然,对于国家级金融、能源、电信这类行业骨干节点的数据处理,在浪潮的产品线中只有超算可以胜任,而且软件方面还得继续努力,好在目前时间才步入九十年代,ib的商用大型机也刚刚起步不久,留给远嘉的时间足够多。

  上个月的五月十八日,浪潮对外宣布共和国每秒三十亿次的超级计算机研发成功之后,只隔了不到四十八个小时,吴忠华就代表中科院直接上门找到了梁远的头上。

  深悉远嘉内情的吴忠华早就从李远铃那里得知由于大流量路由器过于难产,超算的年产量不高的事实。

  第一台超算已经被军方装飞机拉走,第二台超算华晨预定,这两者的优先度肯定是雷打不动连梁远都不敢表达什么意见的,但第三台超算给谁可就值得商量了。

  一般人提起九十年代的共和国,会用到形容词汇或许会包括淳朴,朝气,勤劳等许多美好的词汇,但贫穷落后也肯定是排名前列的词汇之一,但很难有人相信,共和国在追求先进技术的应用上其实是非常赶时髦的,只不过限于国力很多美好的想法没办法支持罢了。

  比如在八十年代中期,未来的那任共和国铁面总理就提出政府全面电子化办公的可能性,只是当时共和国既没技术也没资金,相比那点可以动用的外汇家底,有无数比电子化办公更重要的方向等待着投入。

  吴老爷子果然没来错,刚刚找到梁远话还没说上两句,苏良宇的电话就直接追进了梁远的书房。

  国家财政部和央行都对浪潮的超算十分感兴趣,央行甚至连超算的价格都没问,越过了摆在前台的浪潮托关系找到苏良宇头上,直接表示可以全款预定两台。

  不管哪个年月的共和国官员,有混吃等死的自然有努力晋升的,很明显超算这事自研发伊始就不止共和国军方一家在关注,只不过限于军方的保密制度,无数其他衙门只是知道有这个项目成功几率很大,其他的细节肯定不会知道。

  但随着浪潮对外公布消息,有准备的聪明人自然会试图提前抓住机会,更

  请收藏:https://m.bqgo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